
眾所周知,大數據與人工智能相互依托,在政策層面已經上升為國家戰略,而且迅速進入全面啟動實施階段;技術層面,大數據技術已經基本成熟,并且推動人工智能技術以驚人的速度進步;產業層面,智能安防、自動駕駛、醫療影像等都在加速落地。
當21世紀初,通過迅速并購和擴展業務線,互聯網巨頭進一步豐富了自己的業務線,建立了自己的生態系統。如今,行業經驗、渠道、網絡、產品認知等壁壘讓傳統互聯網巨頭優勢不再,與大數據企業站在了同一起跑線上。
2019年至2021年,"十三五"發展收官,"十四五"整合開端,王叁壽指出,在這段寶貴的時期里,市場將見證中國大數據及人工智能產業寡頭格局的形成,這三年也將成為未來20年間大數據及人工智能最佳的產業資本并購整合窗口期。
市場資本的嗅覺最為敏感,從大數據、人工智能還是概念之時,資本就展現了強烈的關注以及密集的投資行為,期待行業發展與回報,通過觀察,加之政策的正向刺激,資本將不斷調整策略,追隨投資回報率更高的新興技術企業。
王叁壽表示,屆時,數據資源完成了向優勢企業的匯集,市場資本經過試錯鎖定了高回報的大數據、人工智能企業,最先以及持續研發落地大數據應用、人工智能應用的企業占領絕大多數的市場份額。寡頭格局的形成是必然,其將更加篤定地起到帶動行業發展的作用。
其中特別需要關注的是,數據源服務商將肩負起構建產業生態圈的重任,促進技術先進、應用繁榮、保障有力的大數據產業體系形成。數據源服務商掌握了行業內最有價值的數據資源,即可以在硬件、軟件的支持下,針對不同領域的實際需求,設計出所對應的應用場景,服務于市場需求;憑借在市場行為中掌握的數據定價經驗,以多種形式,實現大數據在更大范圍內的流通。而再向外延伸,數據源服務商將產生更多諸如大數據培訓、咨詢、數據處理外包等增值服務,使大數據生態圈形成一個穩定高效的閉環。
同時,人工智能技術標準、服務體系和產業生態鏈初步建成,人工智能優勢企業聚集,人工智能技術應用成為改善民生的新途徑,有力支撐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和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
因此,在大數據、人工智能產業發展進步,數據資源建設、大數據軟硬件產品開發以及相關技術服務發展進步的背景下,2019年-2021年大數據及人工智能必將迎來預期中的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