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的信用體系建設開始的較晚,目前的信用體系還未健全,各部門之間依然存在著較大的數據壁壘。如何在大數據的時代背景下,提高社會信用平臺的擴展性、靈活性、容錯性和高性能有著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為打造組織機構相對健全、制度標準合理規范、信用平臺基本完善、懲戒制度聯動有序、信用市場規范發展、信用理念深入人心的信用城市,以《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規劃綱要(2014-2020)》規劃綱要為依據,濟寧大數據有限責任公司通過建立并打造的社會信用體系大數據平臺,將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工作分為:“建信、管信、用信”三個階段。建信:圍繞基礎平臺建設、數據征集、共享、公示、應用開展工作。以信息用門戶網站為基礎,搭建信用展示窗口,以及移動APP和微信門戶,提升平臺的宣傳展示能力。
管信:圍繞平臺完善、擴大征集范圍、挖掘信用信息應用、信用服務、信用數據共享和大數據分析,建立以信用信息為資源共享為基礎的的覆蓋全社會的征信系統。
用信:推動信用服務在行政管理、銀行業、證券業、保險業等多種領域中的應用,建立起覆蓋政府誠信、社會誠信、商務誠信和司法公信等各方面的社會信用體系。
社會信用體系大數據平臺的建成將覆蓋全市所有行政區域、信用主體、信用信息類別、并與國家級信用平臺和其他市級平臺互聯互通,實現區域信用分布分析對比及行業信用指數,從宏觀及微觀上動態了解區域信用變化及趨勢。平臺提供信用服務窗口,對信用信息進行宣傳展示,信用查詢等多元化社會信用服務,實現守信鼓勵和失信聯合懲戒的聯合應用。通過平臺匯總分析企業和金融機構的信用評級和信用預警情況,向政府提供區域金融風險的分析報告和商業機構的信用動態;實現政府、金融辦對小貸公司、融資擔保公司的信用監管;滿足小貸公司、融資擔保公司對企業、個人客戶的信用監管;構建形成企業輿情數據庫,利用大數據情感分析技術把企業輿情信息分為中立信息、負面信息、正面信息三類,匯總、分析企業輿情報告,可以為政府提供企業、行業、區域的輿情監管服務。成功案例:目前九次方大數據的信用平臺案例有國家級、省級和地市級三類。國家級: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省級:四川省社會信用信息平臺、河北省社會信用信息平臺、西藏自治區信用信息共享平臺、新疆自治區社會信用信息平臺;地市級:福州市社會信用信息平臺、濟寧市社會信用信息平臺、瀘州市社會信用信息平臺、南陽市社會信用信息平臺、朔州市社會信用信息平臺等。 福州的信用平臺建設從2015年啟動,通過我們團隊進入后,經過2個月的努力將福州城市信用排名從19名提升到第9名,并在2017年11月的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和門戶網站觀摩會中,取得城市評比第6名的好成績
案例展示:1、濟寧社會信用體系平臺:
2、大數據平臺及社會信用體系平臺